在數位設計蓬勃發展的年代,傳統印刷能玩出的效果依然令人著迷。印刷最主要的媒介是紙張,好的印刷品除了取決於設計本身,選對紙張也能為整體加分。
這篇文會介紹一些紙張常用單位,以及紙張常見的分類方式。了解這些基本知識,可避免在眾多紙張中選擇障礙的困境,與廠商溝通時也能更快達成共識!
紙張的重量單位
選紙時,會考量的重點之一是紙張的「份量」。同一種紙張越厚實,摸起來的手感也越扎實,連帶價格也越高。最常見的紙張重量單位分為「基重」與「令重」兩種。
基重(Basis weight):一張紙每平方公尺的重量
・單位:g/m2或gsm(grams/square meter)
・國際通用算法
令重(Ream weight):一令(500張)全開紙的磅重
・單位:P
・台灣用法
※需要注意的是,令重中的「全開紙」有分四六版(B式尺寸)與菊版(A式尺寸),不同尺寸換算出的磅重也不同,因此使用令重時,最好註明是哪種尺寸哦!
紙張的厚度單位
多數人會以基重或令重來判斷紙張的厚度,但不同紙張蓬鬆度(密度)不同,因此磅數高的紙張不一定會比磅數低的紙張厚,用來精準形容紙張厚度的單位是「條數」。
條數:紙張的厚度。1條≒0.01mm
要選多少基重/厚度的紙?
不同種類的印刷物,適合的紙張基重範圍也不一樣。
以名片與酷卡來說,適合較有份量的紙張(300g/m2以上)。由於厚紙上加工(像是燙印、打凹/凸等)效果較佳,且單張紙不需要考量摺頁、重量等問題而有厚度上的限制,因此設計師在做名片或單張小卡時,通常會偏好使用磅數較高的紙張,拿起來比較硬挺與厚實。但紙張成本也與份量成正比,因此必須在兩者間取捨。
其他常見印刷品,像是海報尺寸較大,收納時需要捲起,基重範圍大約落在100-200g/m2。書籍內頁張數多,需要考量整體重量與厚度,通常介於70-150g/m2之間。
※可以這樣描述紙張:基重211g/m2,四六版令重200P,25條厚。
塗佈紙與非塗佈紙
紙張在製作過程中會上一層塗料,讓表面變平滑,方便後續印刷與加工。依據塗料程度,可以將紙張分為塗佈紙(塗料厚)與非塗佈紙(塗料薄)。
塗佈紙
・塗料厚,紙張光滑易反光
・代表紙張:銅版紙
・印刷顏色飽和度高
・無法摸到原本紙張質感
非塗佈紙
・塗料薄,紙張較粗糙
・代表紙張:道林紙
・吸墨強,印刷顏色較暗沈
・能觸摸到紙張質感
※塗佈紙、非塗佈紙並非完全二分法,可以再細分成微塗、輕塗、重塗等不同程度!
基本紙與美術紙
除了用塗佈與否來區分紙張,也可以依照紙張普及度與價格將紙張分為基本紙與美術紙。
基本紙
常見的道林紙、銅版紙就屬於基本紙,常見於一般輸出店。由於價格平易近人,也經常用在需要大量紙張的書籍內頁。
美術紙
有特殊紋理或色澤的紙張一般都稱作美術紙,價格較高。美術紙因為本身紋理比較明顯,適合用在「沒有」太多色彩或插圖的設計上,以紙張的質感呈現為主,例如名片、無複雜設計的書封。
怎麼選紙?
一般輸出店提供的紙張種類有限,較大型的印刷廠商則包含叫紙服務,提供各式各樣的紙張給顧客挑選。若對於選紙沒想法,可詢問廠商能否寄送紙樣或是至實體店面看樣,員工也會提供專業意見!到店面看樣時,除了感受紙張本身的質感,也可以看看這些紙張在過往設計中的應用,會更清楚紙張印刷後的效果。
紙張寶庫-紙樣本
紙廠會將自家提供的紙張集合起來,做成一本「紙樣本」,方便客戶挑選紙張。也有許多設計師會蒐集各紙廠或設計工作室推出的紙樣本,除了收藏也能省去印刷時至實體店面看紙樣的成本。紙樣本的尺寸小至名片大小,大至近A3尺寸,可以透過品牌名義向紙廠索取或購買。
挑選紙張時,可以根據以上介紹的基重、條數、塗布等,來判斷紙張的特性。了解這些專有名詞,在閱讀紙樣本、與印刷廠溝通上將會更順暢。也可以在生活中蒐集不同印刷物,像是展覽文宣、店家名片、書籍手冊⋯⋯等,作為選紙時的參考,同時也能認識紙張的加工方式。
紙張種類多達千百種,最終選用哪一種紙張沒有標準答案,取決於設計師主觀偏好,這也是印刷選紙好玩的地方。先以理性判斷合適的紙張特性,再以感性選紙。每種紙張的紋理、吸墨程度不同,印出來的結果也大不同,除了從過往印過的作品中探討,也可以嘗試很少人印過的紙張,有時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!
Youtuber南道不知道有一部影片清單專門在介紹紙張。在第一期影片中,提及紙張在設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:我們在腦海中產生創意與想法(creation),透過設計手段(design),在合適的媒介(media)上呈現,而在常見媒介當中,富含最深厚情感意義的,非紙張莫屬了!
如果你喜歡這類型的知識,可以到我們的IG:每日e錠獲取更多設計相關小技巧,除了印刷知識,也包括繪圖軟體教學與各種設計實務。也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不錯過任何新文章唷!
延伸閱讀: